2011-03-11 05:44:5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逐渐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我国基础行业的电力企业,具有设施分散、资金密集、投资大等特点。提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对于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观念淡薄,导致内部控制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会计控制涉及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众多方面。因而,它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多的是需要企业中各单位、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与协调。但是,在现实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由于电力企业管理者虽然意识到了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但忽视了对控制方式和方法的强化,使得内部控制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内部控制观念的淡薄,导致一些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与执行流于形式,使得内控制度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2.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激励机制存在较大弊端
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除了通过各种制衡机制对人员实施监管外,还应采取有效而合理的激励机制。由此可见,企业的治理机制既是一套对企业中各级人员的监管机制,还是一套对企业人员实施激励的机制。当前,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有关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激励不足及激励不当现象。比如,在激励不足方面,主要表现在经营者的报酬普遍较低,并且绝大部分是货币性报酬;激励不当方面,表现在尽管也有企业设立了考核标准,但不能很好地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相联系,更没有体现出企业的战略目标。
3.在销售、收款等环节未构建起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主线
在电力企业的具体任务中,有关企业的预算管理已经逐渐渗透进来,但是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健全。据调查,虽然电力企业部门的费用均需要企业财务部门下达预算指标来发生,但是所下达的月度预算指标往往不是由业务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按年度预算严格地分解而来,而是由财务部门按照平均数适当上浮或下调得来的,预算考核指标在各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而多数部门的考核主要是以各自的经济和技术指标为主,这样不利于将全公司范围内的各项业务纳入以预算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中。
4.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内部控制信息失真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股权主要是由国家股、法人股、社会股构成。以上市公司为例,当前股权结构不合理表现为:首先,股权集中度高;其次,国有股比例过高,流通股比例小且分散;再次,国有股所有权的代理行使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等。正是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当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失真。
二、建立健全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1.转变内部控制观念,切实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对于设施分散、资金密集的电力企业而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形成以会计为中心、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保障电力企业资产安全及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的重要途径。因此,管理层级电力企业职员应切实地转变看待内部控制的观念,从实际的电力资产、电力工程、债权债务、成本费用等经济业务方面,注重于企业各个层次上的财务活动的约束和监督,实现以资金为核心,以企业筹资、投资涉及预测、分析、决策等经营管理性行为,加强财务控制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整体上强化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2.构建适用于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内部控制指标
内部指标体系要具有系统性、层次性,而且内部控制指标不应是一成不变,而是要随着时代及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进而满足动态监控要求。因而,内控指标必须渗透到全公司系统各层面、各过程、各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依据内部控制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控制内部操作程序的基本需求,还是促进内部监管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含扩展与完善内部控制的管理与会计控制的内容。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了工程项目、对外投资、合同管理、预算管理、授权批准、标准定额、内部报告、文件记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组织结构、以及外部风险预警、责任追究、内部稽核、人员素质等控制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使企业内各运转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闭环内控系统。
(2)构建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强化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与运作,主要靠企业员工的责任感与自律性。因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采用科学的人员考核办法,建设电力企业文化,教育职工树立忧患意识,激励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按照管理流程和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员工整体素质教育,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人”的风险。
3.加快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
按照国家《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的要求,电力企业应积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会计管理信息质量的逐步提升。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建设,对于构建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会计核算由原本的事后监控向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监控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必须全面推进数字化管理。一方面,全面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企业加强监控,堵塞经营上的漏洞,节约开支,增加效益。数字化的建设和完善,能为内控系统提供科学、高效的控制手段,促使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实现“过程控制”。
4.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监督
供电公司几乎所有的业务活动都集中在电力营业部和供电所。因而,从部门间牵制的角度来看,若没有一个独立的部门对其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则可能会出现控制不严现象,因此,适当安排相关的内部审计也很有必要。因此,财务部门应加强对电费结算过程以及电费汇总过程的审核。与此同时,加速加强实施内部审计的力度,审计频率至少为每年一次对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全面审计。
三、结束语
由于电力企业所涵盖与涉及的经济业务较多,因而其是一个审批、计划与执行的过程。因此,为提升电力企业服务质量,促进企业获取较大经济利益,企业应促使上下级之间、相关部门之间的形成相互制约,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积极构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减缓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对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压力及面临的挑战。同时,我国电力企业还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促使ERP与企业财务控制的融合与互动。(作者: 梁鸿彦 佛山市汇源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