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13日我会在浙江杭州召开2010全国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的主管审计工作的领导、内审工作者以及论文代表参加了会议。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审计处王金玲副处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增强免疫功能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讲话,在讲话中她指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全面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着手建立以及公立医院的改革标志着作为党中央、国务院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面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卫生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以及对卫生投入力度日渐增加的新形势,如何保证各级政府投入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是摆在全体卫生内部审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要开拓思路,迎接挑战,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内部审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二是要坚持内部审计要始终围绕卫生事业和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三是坚持以推动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为目标。四是要坚持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
年会采取专题报告和大会交流的形式,围绕“医疗卫生单位经济效益审计、绩效评价及内部审计践行免疫系统功能研究”进行专题研讨。审计署企业司丁玎处长、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高解春副主任、南京审计学院陈思维教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宋德亮副教授分别做“内部审计与免疫系统”、“医院绩效评价的体系方法和实践探索”、“医疗卫生单位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及“医疗卫生单位内部审计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专题报告,并对卫生审计工作实务中的薄弱环节及疑难问题作针对性讲授与答疑。
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新对这次理论研讨、课题研究和论文征集活动进行了综述,认为参加研讨活动的论文总体来看,既有内部审计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又有单位内审建设的理论研讨,不少文章既分析了目前本单位、本地区乃至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又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卫生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审计理论研讨的成果有创新。提交的论文大部分比较规范,学术性强,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具备几个特色:一是文章类型丰富,有思考性、辨析性、探索性、实操性各类文章;二是视野宽阔,大部分选题来自工作实践,且突破了原有的认识,深化了基础理论;三是研究方法有创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统计学、文献学以及工程技术、法律等学科基础理论,进行比较分析、逻辑推理,增强了论文的说服力。
本次研讨活动共收到论文57篇,按照评审程序,最终经评审委员会进行审定,共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10篇,上海、深圳市卫生局,广西卫生厅等3家单位荣获组织奖。大会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获奖证书。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筱凤主任等五位优秀论文代表进行的大会交流发言中可以看出,获奖优秀论文作者从不同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对新医改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客观地表现了卫生内部审计工作的现有水平,找出了制约卫生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可以借鉴的对策和建议。他们既把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各显成效,也能把实践经验和做法进行认真总结、提炼,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能够深入剖析,并提升为指导内审工作的理论、方法或思路。
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开得很成功,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热点和实务工作难点都得到展示,大家各抒己见,学术氛围浓郁,达到了加强理论研究、促进经验交流、实现成果共享的目的,代表们还表示要把优秀的理念逐步引入日常内审工作中。这次研讨成果是卫生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具有一定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富有时代特征和运用价值,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在为今后卫生内部审计战略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积极建议的同时,也为卫生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