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南区教育局内部审计工作卓有成效
2011-11-29 10:34:36
湖北省孝南区教育局坚持把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作为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方法。近两年来,该局内审机构组织完成了所属单位基建维修工程开工前预算、竣工决算审计项目的150多个,审计投资额5881.6万元,审减投资额578.5万元;在国家审计机关指导下,完成了17个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完成了17所直属学校和20所乡镇中小学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开展涉教育事项专项审计调查5项,提交调查报告5份,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提出改进和加强管理的建议76条,被领导和所属单位采纳实施59条;促进教育系统和相关单位健全完善管理制度25项。充分发挥了部门内审工作纠错查弊、促进管理、服务决策的职能作用,也闯出了具有特色的内审工作新路子。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长期以来,该局领导十分重视、全系统大力支持内审工作,为内部审计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积极主动接受国家审计机关指导和监督。保持同区审计局、区内审协会的密切联系,业务上接受指导,质量上接受监督。二是健全内审工作机构和审计网络。明确一把手主管内审工作,局机关设立审计股,配备专职审计人员3人,下属单位配备兼职审计人员35人,为常态化开展监督做好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准备。三是突出内审工作重要地位,强化内审意识。坚持把审计工作列入全年局工作计划,作为重点工作;坚持把局长办公会定期听取审计工作制度化,及时解决审计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坚持审计工作优先保障制度,优先满足审计工作需要,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四是转化内审成果,扩大审计影响。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任用领导干部和单位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把投资审计结果作为办理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唯一依据;把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作为单位年度考核、文明创建和调整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该局十分注重内审队伍建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钻理论、重实战等途径,不断提升内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方法。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审计人员坚持参加局组织的一系列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感。二是加强审计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技能。经常组织审计人员集中学习《审计法》、国家审计署、教育部及省市区相关部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制度、规定及要求,认真钻研学习内部审计工作工作流程、文书规范、审计技能和财会专业知识,让审计人员准确运用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审计技能,为顺利开展工作和提高审计质量打牢基础。三是拓宽业务培训渠道,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多次选派内审人员参加省、市区内审工作会议和内审专业培训活动,自行组织了全区教育系统内审人员业务集训。先后邀请市教育局主管审计工作领导和区审计局分管内审工作领导,对基建维修工程审计监督和教育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等内容作专题辅导报告。通过学习、交流、借鉴,教育部门内审人员业务水平大幅提升。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该局坚持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加快为内审制度规范化建设步伐。一是抓制度建设。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意见》、《内审人员工作纪律》、《孝南区教育局审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及各项具体操作规范等8项制度规定,覆盖了内审工作和内审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内审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抓制度落实。采取分项目质量考核、年度工作业绩考核、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等措施,严格要求内部审计从业人员遵循工作纪律、行为规范、工作流程及廉政纪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精神坚守岗位、认真工作。同时,严格要求所有下属单位遵守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自觉接受审计结果,认真落实审计决定,积极采纳审计建议,不断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内审工作取得实效,促进单位财务管理跃上新的台阶。(陆福安 田巍 鲁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