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 > 详情

浅谈深化基层审计机关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2012-03-22 03:53:49

 从1995年开始,开展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成为基层审计机关首要的最基本的职责。笔者结合十多年的审计实践,就如何深化基层审计机关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谈点认识,期望能与广大审计同行共勉。

  一、从四个方面入手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内容

  一是从财政预算编制入手。财政预算编制是财政预算的基础,预算编制水平直接影响着财政预算执行的结果,更是预算执行审计的依据。因此,预算执行审计要从预算编制入手,围绕预算编制开展好预算执行审计的各项工作。

  二是从预算执行程度入手。财政预算经过政府组织财政等相关部门编制后须报经人大审查批准,才能成为各级政府年度财政收支的法定依据,政府及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人大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在预算执行程度审查过程中,应选准重点。如审查新税制、新财政体制事项,特别是财政事权的分离以后,财政部门对各级固定收入、共享收入的调整及地方零散税收的征管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否全额收缴国库,财政性预算外资金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

  三是从财政资金的效益入手。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正确合理地使用纳税人的钱,是政府对人民负责的表现。因此,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必须以支出为重点,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作为审计的着力点。从财政资金管理审计入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出效益,这是不争之理,粗放型的管理,低水平的管理必须造成资金的损失浪费。审计要从预算指标的核对下达拨付出发,把专项资金的管理的有效控制和使用作为重点,及时向财政部门建议,要求统一财政资金的收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防范资金损失浪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措施执行情况入手。无论财政预算编制、执行,还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都需要制度来保障、规范和约束,因此,审计机关在揭露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措施执行情况的审查力度,从体制、政策、法规、管理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促进有关部门的研究解决。近几年来,审计部门根据预算执行审计提出一系列推行改革的措施和强化制度建设的建议,都被政府和财政部门采纳,主要有:推行零基预算,细化部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等,有力地促进了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二、按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拓宽预算执行审计范围

  一是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度与广度。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财政资金是否安全有效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公共的关注,形势发展要求预算执行审计既要关注财政资金筹得和用得“对不对”、“实不实”,更要关注资金用得“好不好”,并实行关口前移。同时也要由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向在真实合法性审计基础上加强财政支出的绩效审计转变。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必须加大效益审计力度,特别 “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关注财政投资项目产生的效益,抓住投资决策、招投标管理、工程监理、投资效益等关键环节探索开展绩效评估,促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提高财政建设资金效益;关注政府行政成本,推动建设廉洁高效型政府。

  二是扩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面。审计中不仅要看财政预算内资金,还要关注其他非税资金和国有资产收益;不仅要看财政直管的资金,还要关注其他部门掌管的政府性资金以及一些公共性资金,以实现对全部财政资金的全方位审计。同时,向二、三级预算单位延伸,扩大审计覆盖面,及时查处和纠正各种违纪行为,促进预算执行健康运行。

  三是拓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性。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把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预算外资金等所有政府性资金全部纳入审计视野。但目前的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仍较多地偏重于预算执行审计,即只涵盖了一般预算、部分政府基金预算等,对于转移支付审计和地方财政收支审计的重视还不够,审计的力度、深度也不大,特别是对于政府性非税收入(如土地出让金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地方政府债务等预算外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活动,目前基层审计部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关注度不够,从而使这些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财政资金游离于审计监督之外。

  三、以创新思维的观念改进预算执行审计方法

  一是要明确指导思想。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宏观性很强的审计工作,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大局意识,确保审计监督的重点和审计报告反映的事实即为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在安排年度审计项目时,以要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列入预算执行审计的范围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是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目前在基层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已经全部使用计算机审计技术,特别是AO和OA系统的全面应用,已充分发挥出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复核、信息收集、筛选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使预算执行审计逐步适应现代网络技术的要求,节约了审计成本,但计算机审计技术还应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和强化培训得到提高,使计算机审计适应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要求。

  三是强化综合研究分析,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实践表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不能就账论账,就账论事,就数据说数据,而应就审计发现的问题论管理、论制度建设和论财政改革,从众多零散的问题和数据中,筛选出真正具有代表性、规律性的东西,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建议,促进审计结论落实整改,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使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更高层次和更深领域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凸显其宏观性、整体性和建设性。(冯  韦)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微信公众号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微信公众号

顶部
全国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工作专题
CIA考试报名
CIA年检
CIA在线学习系统
购买网络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