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8 20:48:07
某内审机构谈到为企业服务时,总结和汇报了不少成绩,如向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宣讲国家和省、市出台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扶持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财税、劳资、经济等方面的法规,为企业提供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等方面的培训、咨询,为企业招引了两个亿元大项目,等等。一位领导听了以后,感觉意犹未尽,好象还缺点什么。他婉转地希望,你们的服务工作做得不错,如果能通过监督,使企业的管理能力、治理水平、内部秩序和经济效益,有一个大的提升,就更有水平了。 其实,这位领导人的期待,嵌入和暗示了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要把服务和监督“两张皮”变成“一张皮”,结合自身独特的法定的职能,去搞好服务。若做了一些别的部门也能做的工作,不仅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且也不算服务到家。这如同称职的医生不仅要传授保健知识,更要通过设备和临床检查发现诊断病人的病,通过手术、开处方抓药治好病人的病一样。 一位审计权威人士也一语道破了服务与监督的辩证关系:审计不仅查问题,更主要的是提建议,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审计本身也是一种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就是通过监督方法来服务。其最终目的,就是促使财政、财务的管理水平能够提高,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所以,内审机构在服务中体现监督,应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到交汇融合、同频共振。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四个转变”。 内审重点应从财务收支向决策经营管理转变。不应满足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查错纠弊,应顺应大势,开阔视野,主动融入,做到与企业的发展合拍、合成、合力,紧紧围绕企业的工作重心、重大决策、发展目标、内部控制、群众期待和领导关心等事关企业经营决策管理的事项,揭问题、作评价、提建议,促整改,以促进企业的永续发展。 内审目标应从单纯的监督向“审帮促”转变。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关被查活动的分析、建设、咨询意见和信息,协助本组织的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要改变以查处为主,帮促为辅的习惯,既要审深审透,也要帮促到家。把重点放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改进的可能性和措施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通过回访等形式,推动合作和建议落实。 内审方式应从事后向事中和事前审计转变。事后审计是建立在损失形成和代价付出基础之上的,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缺陷性,所以,要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超前性,通过事前的审计扎紧制度的“篱笆墙”,通过事中的审计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不致于养痈成患,好人变坏,造成惨痛损失,这是对企业最好负责,对干部职工最大爱护,也是最值得称道的成绩。 内审合作应从以监督者自居向平等合作转变。内审人员也是企业的一员,不能以监督者自居,导致对立情绪的增加。要对被审单位抱着信任合作的态度,撰写审计报告时尽量不使用责难性措辞,多用建设性用语;小问题现场指出,就地督促整改,大问题如实向领导报告。尽量将各专业审计筹划、结合和安排在一起,避免多次进点、重复审计。 (单以琪) |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摘自:审计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