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 > 详情

审计信息编写的五忌五宜

2009-12-22 03:34:55


  刘家义审计长在审计署公文培训班上讲到审计信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避免那些常见问题,做好审计信息工作,首先要认识审计信息的极端重要性:审计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产品,是上下沟通的重要桥梁、渠道,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此外,审计信息编写还应做到“五忌五宜”:

  忌贪多求全。审计信息应力求短而精,不拖泥带水,用精练的语言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中心思想。所有的审计证据和线索应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要把信息变成“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忌简单堆砌。审计信息编写应树立一条主线,包括原因分析和建议都应突出这条主线。要对审计资料进行梳理,按照与主线的逻辑关系,分门别类,进行提炼和深加工。

  忌以偏概全。总结和剖析问题要严谨,对个别现象或局部存在的问题,不能盲目地把其视为共性问题来反映,那样就犯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影响审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审计信息的读者掌握真实情况,甚至会误导出错误的决策。

  忌之乎者也。审计信息应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尽可能少用不常用的专业用语。尽量考虑信息受众的阅读习惯、知识结构和专业领域,要让信息流程中的每个人都读得懂、看的流畅。

  忌无关审计。审计信息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以主观臆断做出与实际不符的描述和议论,更不能脱离审计,把网上下载的资料和其他部门的材料作为支撑审计信息的论点。揭示问题应该立足于审计,通过审计工作实践发现问题并反映问题。

  宜主题鲜明。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综合归纳,确定主题、找出主线。主题具体鲜明,切中时弊,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宜厚积薄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审计信息写作要充分占有材料,注重吸收消化,将材料熟烂于心。要积累国家的法律法规、大政方针,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认真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要多写多练,积累经验。

  宜高屋建瓴。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审计信息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高度,注重反映宏观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审计信息的主题要融入经济社会全局之中。

  宜精耕细作。学习掌握公文写作的规范和标准,避免出现常识性和逻辑性的错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信息写作还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文字表述要严谨。重视审计证据的完整性,信息的论据要有切实、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撑,不留“后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宜与时俱进。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复杂多变,我国经济政策从2008年的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到2009年的“保增长、促发展”,再到明年的“促转变”,审计信息的编写思路也应紧跟时政,反映国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审计署沈阳特派办  崔利国)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微信公众号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微信公众号

顶部
全国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工作专题
CIA考试报名
CIA年检
CIA在线学习系统
购买网络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