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 > 详情

对“反对”与“添乱”的思考

2010-03-23 23:34:32

      两会期间,某政协委员一句“我爱国,我不添乱,从不反对或弃权”堪称雷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
  在这位政协委员看来,仿佛投反对票就是给国家添乱,就是不爱国一样。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可以说这种对参政议政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参政议政本就是一个讨论的过程,提案在这个过程需要充分的辩论,暴露不足之处,从而在执行之前可以得以改善。在讨论表决过程中,如果为了所谓的“不添乱”,永远都投赞成票,提案中的缺漏就无法及时堵上,那参政议政的目的就无法达到,政协会议的召开就流于了形式,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了。
  类似这种认为反对就是“添乱”“不爱国”的想法,在实际生活中也是有的。以我们审计工作为例,反对也是常有之事。审计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审计部门对某些公共决策会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提出反对意见也是很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部门、有些人对我们审计部门不理解,感觉我们审计部门总是“添乱”“找麻烦”,因而对审计敬而远之,对审计工作持排斥态度。但是,审计部门或者审计人员在某些情况下提出反对意见,这并不是说我们审计人员喜欢“添乱”,审计人员“不爱国”,恰恰相反,这种反对正表现出审计人员作为公职人员,工作认真,对人民负责,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爱国之心。
  审计并不等于“找麻烦”,审计是一种服务,一种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的服务。要改进,就必然要对现有做法进行分析,查缺补漏,对不足之处进行否定,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还要进行处罚。在这一过程中,反对一些现有做法,是一种正常的工作方法,我们审计部门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审计部门并不是被审计单位的对立面,相反,审计部门的反对,往往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这种反对正是为了被审计单位的利益,为了被审计单位的资金能够合理高效的运作,为了被审计单位防范风险。
  反对,是民主政治的正常现象。和谐社会的真谛也并不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是人人皆可说话,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中间当然包括反对的意见。公共政策应该在反对声中得以改进,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科学决策。我们审计部门经常发出的反对声音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我们并不是“添乱”“不爱国”,我们科学的反对本身就是爱国的表现!
(作者:韩江波 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微信公众号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微信公众号

顶部
全国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工作专题
CIA考试报名
CIA年检
CIA在线学习系统
购买网络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