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 > 详情

让“后续审计”在正常审计中得到“对接”

2010-06-11 22:58:46

     最近,在对某单位原领导离任审计中,发现上次任中审计时要求整改的问题依然是“我行我素”、“涛声依旧”。如2006年审计时发现:2003年至2006年间,以14万元实物抵顶广告费收入;今年审计时发现:2007年至2009年间,又以50.5万元实物抵顶广告费收入,其收支均未在账面反映。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后续审计”的关注和思考。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对“后续审计”这样定义的:内部审计机构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而实施的审计。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展“后续审计”不仅仅是内审机构的任务,同样也是政府审计的职责。

  让“后续审计”在正常审计中得到“对接”,对于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整改、促进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审计权威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意义重大。各级审计机关应在审计回访、实施审计、内审指导中,对上次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防止审计决定流于形式。具体做到六个方面的“对接”工作:

  一、让“后续审计”在审计回访中得到“对接”
  审计回访是审计工作特有的工作举措,一个季度,或半年,或年终进行。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检查审计人员遵守审计工作“八不准”纪律情况;二是检查审计提出问题的整改到位情况。实际上,审计回访就是后续跟进审计的一种形式,在回访过程中,重点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决定的情况实施检查。无论是原审计组人员,还是其他审计人员,回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收集整理即将回访的被审计单位的“档案资料”,对照审计决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检查监督,并形成回访工作记录;建立“‘后续审计’信息数据库”,对于整改到位的,作为下一步工作中“缓审”的对象管理;整改未到位的,列入下一步审计的“重点”管理对象。 

  二、让后续审计在项目计划中得到“对接”
  在制订年度项目计划时,首先检索“‘后续审计’信息数据库”的目录,关注那些“重点”管理对象中的被审计单位名录,有选择、有重点将其列入年度项目计划进行审计。

  三、让后续审计在审前准备中得到“对接”
  在审前调查时,突出对上次项目审计中提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调查。学习查阅上次审计的项目档案,对未整改的问题进行了解和掌握,作为审前调查的主要事项,一一印证。未整改的问题,应作好审前调查记录,为编制审计方案提供依据。
  在编制审计方案时,要将未整改的问题作为本次审计的重要内容和事项进行审计,明确审计的方法和步骤,科学分工,责任到人,安排“轻车熟路”的审计人员“对付”老大问题。
 
    四、让后续审计在审计实施中得到“对接”
  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按照审计方案要求,将未整改的问题作为主要问题,单独进行审计、取证、编制工作底稿、记入工作日记,以便统计和分类汇总。

  五、让后续审计在审计报告中得到“对接”
  在审计报告中,将未整改问题的情况作为单独问题报告。对未整改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对主观故意上不进行整改的,在交换审计意见时要督促其落实整改责任;对历史遗留问题等客观原因未整改到位的,要说明情况并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对屡教不改的,一并从重从严处理处罚,加大对领导人、当事人的问责力度,切实促进“老账”、“新账”一起算。

  六、让后续审计在内审指导中得到“对接”
  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后续审计”纳入内审工作年度计划管理,在开展内审工作指导中,加强对“后续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奖罚,不定期地对“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检查指导、考核评比,促进“后续审计”规范有序进行,及时统计上报“后续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发挥内审机构在“后续审计”中的应有作用。(江苏省沛县审计局 魏明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微信公众号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微信公众号

顶部
全国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工作专题
CIA考试报名
CIA年检
CIA在线学习系统
购买网络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