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 > 详情

对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2013-06-28 21:23:17

       近几年来,因种种原因,国家对卫生工作越来越重视,做好卫生工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对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管好、用好这些资金是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所在。多年来,笔者十分关注卫生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引起地方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问题

       近几年,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在上级审计机关、内审协会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内审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有些二级单位领导不了解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为内审是自找矛盾、自挑毛病;多数领导认为内部审计是本单位的事,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的服务职能,对内审人员查出的问题大事化小,内部解决;有的领导认为,内审工作不重要,自己审自己,审不出什么问题;有的领导甚至认为内部审计机构是在国家有关审计制度规定下设立的,把内部审计机构当作是一种异己力量排斥它,从而使内审工作的职能作用得不到发挥。

       ——机构设置不健全。机构改革后,卫生系统大多数二级单位没有设立专职内部审计机构,有的虽然设立了却是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内审人员由其财会人员兼任;有的将内审机构置于内部监察机构之内,由监察人员兼任内审人员,因专业不对口,难以胜任内审工作;有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设立其机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没有从事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有的就根本就不设内审机构,单位的经济活动实际上是由其一把手说了算。

       ——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大多数卫生系统的内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内审工作需要。按规定内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或者具备三年以上会计审计相关工作经历,熟悉部门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但卫生系统仅有极少数内审人员具有任职资格,大多数内审人员是从行政管理人员中选拔出来的,缺乏必要的财务和审计业务专业技能;有的还兼任纪检监察、财务工作,内审工作具有明显被动性;大多数内审人员年龄结构相对老化、知识结构单一、缺少内审工作经验;少数内审人员敬业精神不强,认为内部审计容易得罪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观念。

       ——工作质量低劣。由于一些内审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出现了质量问题。如在选定内部审计项目计划上缺乏科学性,凭主观意识或经验确定内审项目;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缺乏操作性,仅仅关注会计科目的设置运用、现金和票据管理的合理合规、财务收支数字的完整准确等基础工作,缺乏对专项资金、往来款项、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等的监督检查,对审计发现问题挖掘不深,随意性大,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风险,更谈不上保证内审工作质量。

       二、主要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卫生主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其主要领导不亲自抓内审工作,往往是由分管财务或监察领导直接管,出现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现象。二是卫生系统二级单位负责人怕出问题,不愿开展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即使开展内部审计,也只是走过场,不敢公开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怕产生矛盾;三是多数单位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体现在不设内部审计机构,少数即使设立了,也是形同虚设,不对内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导致出现内审人员素质不高、内审质量低劣等问题。

       三、几点建议

       针对卫生系统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内审工作重要性认识。卫生系统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深化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内部审计不仅有利于加强部门单位经济管理,更有助于干部的监督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也有助于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因此,主要领导应亲自抓,分管领导抓落实。要加强内审人员的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要解除内审人员的后顾之忧,引导内审人员增强对内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内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健全内审机构,确保内审工作的独立性。随着国家对卫生系统的投入逐步增多,内部审计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从行政隶属关系上来说,内审机构必须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并与单位财务、纪检、监察部门分别设立,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同时配备专职的内审人员,只有这样,才能独立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鉴证、管理等职能。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内审人员素质。要将内审部门的队伍建设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在人才选拔上,将那些作风正、懂业务、知识面广、能力强的人选拔进来,将懂财会知识、工程技术等高素质人才吸引进来;在人员培训上,要加强内审人员知识更新,通过集中培训、后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内审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在业绩评价上,要严格考核机制,对工作平庸、不思进取的内审人员给予调离内审岗位;对政绩突出、业务精湛的内审人员给予重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内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

    (四)注重协调指导,提升内审工作质量。一方面内审协会要履行内审业务指导职责,严格执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做到五个加强:加强业务指导,做到审计程序合规;加强内审制度建设,做到按章审计;加强审计证据的搜集、处理,做到审计证据依法、适当、充分;加强审计处理力度,增强部门单位工作人员的财经法纪意识;加强违纪违规资金整改力度,促进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内审机构要不断加强与上下级、同级各科室之间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实现内审职能由查错防弊向管理服务的转变,同时创新审计手段,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内审质量,提高内审工作权威性。(闻方明)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微信公众号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微信公众号

顶部
全国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工作专题
成都培训班火热报名
CIA考试报名
CIA年检
CIA在线学习系统
购买网络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