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巧审专项资金
2009-07-16 15:08:22
专项资金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是国家为了发展、扶持某项事业而专门设立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对经济的调控、扶持政策,决定了专项资金投资的方向。比如98年抗洪救灾、03年抗击非典、08年汶川地震、奥运场馆建设、拉动内需、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等等,都有非常强的政策性和时间性。
专项资金审计,严格讲应该对其全过程进行监督。也就是说,应该监督项目的立项、设计、申报、资金划拨、工程施工、峻工验收等所有环节。审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是落实和国家政策,促进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专项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审计发现,目前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截留、挤占、挪用、设小金库等。这样产生的后果往往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资金使用效益不佳、滋生腐败、影响安定等严重问题。为查处违纪、预防犯罪,充分以发挥审计职责,审计人员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开展专项资金审计:
一、项目跟踪审查法(看是否截留)
专项资金是根据具体项目经过专项审批后设立的。资金既是检查的重点,又是专项资金活动的具体体现。在审计过程中,有必要对项目从开始立项到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整个过程进行追踪审查。要对照项目审批文件中规定的资金额度、用途、到位、管理、使用情况每个环节进行核对。用顺查法一步一步,一笔一笔,按照运行轨迹审。虽然工作繁琐,但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有效地判断资金来源、到位、拨付和使用各方面,是否合规、合法,从而查清项目资金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固有的审计风险。
二、项目支出审查法(看是否挤占挪用)
专项资金支出审计是体现资金使用效果的重要环节,审计时以资金支出为主线,顺藤摸瓜。首先要审计支出凭证,辨别真伪。在对其真实性确定后,再对其合法性进行审计。审计通常可以内查外调,同时可以对使用单位进行查询、核对外调等方法进行查证。如对农民的各种补贴,可深入到农户家中调查,可电话查询,一问基本上就清楚了,非常行之有效。
三、账外资金审查法(看是否设置“小金库”)
专项资金是很容易发生挪用,并且设置“小金库”的。怎样才能够有效地监督这些国家投资、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资金呢?如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是通过查账和询问,弄清单位专项资金开户情况,专项资金总量情况,核对发生额之和是否吻合。
二是查专项资金银行对账单与专项资金银行存款账期末余额是否一致,着重对“未达账款”进行调整,掌握专项资金的全部情况,以利追根溯源,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完整。
三是对项目施工单位的工程收入进行核对,重点是看是否出具了与项目资金能够核对相符的正式发票,资金是否进入单位账簿,有无返还或者提供信息费、服务费等情况。
四是看施工单位对工程材料的采购、库存、使用情况,与项目的实施核对是否相符,有没有能力或者是有没有真正的投入。(湖北省监利县审计局 熊艳霞)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