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是指审计机关通过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审计作业和管理手段,全面及时有效地检查、监督会计信息及相关的财政财务、经营管理信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从而更经济、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的活动过程。它是实现审计手段与技术方法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对于加强审计基础建设,规范审计行为,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防范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为迎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挑战,普遍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审计机关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良好的机遇。特别是会计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机构改革之后人员减少,任务日益繁重,各级政府对审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迫切需要审计机关加快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一、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一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开发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及电子数据进行测试、审查,及时收集、处理审计现场作业信息,对重点资金进行延伸审计和联查、协查,扩大审计深度和广度,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建立基础数据库,开发应用辅助机关办公和审计工作的管理软件,及时收集和综合分析审计信息及相关经济信息,提高办公效率,对审计工作质量实施动态管理,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通过各种形式,对广大审计人员,强化计算机培训,以保障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和正常运行。当务之急是人员培训和开发软件。这是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二、加快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快慢和成效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有无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得力措施;二是有无一套比较规范有序的业务规程和工作制度;三是有无一支高、中、低相配套、整体素质较高的人员队伍;四是有无相应的资金保障。
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审计工作的发展和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审计机关应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推进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一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不断强化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审计机关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切实制定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管理等,做到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审计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
二是加快网络建设步伐,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审计机关在加强硬件配置的同时,要注意加强网络建设,建立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广域网,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要充分利用广域网,实行公文流转网络化,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
三是积极探索,加大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审计机关要按照“人、法、技”建设的要求,强化基础工作,加大投入,采取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积极开发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和数据库软件,并逐步加以推广普及,加强电子数据的收集整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为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奠定群众基础。要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广大审计人员关心、参与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使广大审计人员关心这项工作,自觉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为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五是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人员操作技能。事业兴衰,人才为本。审计机关要坚持“舍得花时间、舍得花精力、舍得搞投入”的原则,大力强化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同时,要选拔精通业务、熟悉计算机操作的骨干到大专院校进行重点培养,选择最新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果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进行培训,对培训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做到以骨干带全员,以重点带一般,以考试促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操作技能。
(作者:山东省三河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杨送远,来源:山东内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