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交通运输局:强化内部审计 助推行业跨越发展
2012-07-16 14:17:28
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交通运输局内部审计始终将交通建设项目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作为工作重点,紧扣服务经济工作中心,牢固树立内部控制与服务管理的审计理念,大力进行审计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内审工作基础,切实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有效实现了强管理、防风险、增效益、促和谐的审计目标,促进了交通行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系统共完成审计项目7个,审计资金总额15103.38万元,其中交通建设工程审计项目5个,审计资金14195.75万元;财务收支审计项目2个,审计资金907.63万元。全年撰写专题审计报告2份,下达审计意见书7份,共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20条,其中16条审计建议被采纳。
一、 结合行业特点,创新内部审计理念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区在建交通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项目资金越来越大,审计工作压力大,孝南区交通局内审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内审部门紧紧围绕交通工作中心,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大胆创新审计方法,认真学习国内外内部审计新理论,在深入总结开展各项审计业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项目效益,促进和谐发展”的全新审计理念,积极推进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化和发展。
一是在审计思路上有创新,提出“大审计、大监督”的内部审计工作新思路。按照这个新的工作思路,内审机构加强与各职能股室的协调和配合,通过联系会议制度组织实施多部门联动,广泛参与,共同监督,实现管理信息互通,审计资源共享,形成审计工作监督保障合力,提高了内部审计服务水平和工作成效。
二是在审计机制、体制上有新突破。内审部门结合交通运输管理特点,整合行业监督检查资源,充分利用财务管理、纪检监察,工程计划等部门的力量,积极探索上下结合、内外兼顾、相互协作的监督检查联动机制,扩大了审计监督范围,强化了审计监督手段。
三是在审计方式、方法上有新探素。在审计实践中,内审部门积极结合交通建设项目实际,大力推行工程项目建设“四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前移审计关口,提前介入,积极主动开展对工程的全程跟踪监控,加强对项目前期、中期的审计监督力度,并结合交通项目建设与交通专项资金管理中难点与重点,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抓手,以质量安全、合同条款、财务收支、经营绩效等内容为审计重点,深入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全面查找交通专项资金管理和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瓶颈”和“短板”,提出审计建议和整改措施,促进工程项目规范管理,确保了交通专项资金阳光运行。
二、 夯实内审基础,扎实推进审计工作转型
孝南区交通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立与完善以及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不断加强审计基础建设,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与发展。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审计工作,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根据《审计法》和《交通行业内部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孝南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形势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内审部门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先后修订完善了《孝南区交通运输局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孝南区交通运输局内部审计考核办法》等6项管理制度,并结合工作安排每年制定审计工作方案,下达工作要点和审计项目计划,确定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审计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目标,切实做到了“有章可行、有法可依”。
二是加强机构设置,合理配置人员,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以局机关内审为“龙头”,所属各单位因地制宜,不断加强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了一批年轻专业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基本形成了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内审干部队伍。目前,局机关和四个二级单位设置了专门内审机构,共配备专(兼)职审计人员10人。区公路局不仅设立了独立的审计股,配备3名专职审计人员,且实行了内审工作电算化,确保全区交通建设、养护资金安全运行。八方运业公司是原装卸公司实施“公转民营”后新成立的民营企业,新企业在大力精简机构的情况下,仍设置了审计股,保留了1名专职审计人员,实现了对新企业资金收支情况的全程监督。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内审人员业务素质,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业务技能保障。为了不断满足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孝南交通部门高度重视内部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建设,采取每年组织内部审计人员集中培训与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内审职业技能培训。每年组织全局专(兼)内审人员参加全省内审人员业务培训,完成每年内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任务,10名内审人员全部取得了《内审岗位资格证》,切实做到持证上岗。通过学习培训拓展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 全力服务管理,积极发挥内审作用
按照上级要求和审计计划,积极结合孝南交通运输实际,针对交通改革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及财务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内审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交通工程项目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认真履行审计监督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一是大力进行全区交通基础建设资金的审计监督管理。第一,积极配合国家审计机关搞好交通行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第二,组成审计工作专班,对主管局承接的路网工程项目依法审计,认真搞好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第三,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资金拨付程序,严禁截留、挪用、挤占农村公路专项资金。积极拓展审计领域,与区有关部门一道加强乡镇(村)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审计监督,规范基层专项资金的核算管理。由公路部门承接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委托区公路局审计股负责组织审计、决算,做到工程做到哪里,审计跟进到哪里。
二是不断加强乡镇交管站财务收支监督管理。燃油税推行以来,交管站各项工作停滞,无法有效开展,交管人员长期待岗,思想不稳定,意见大,交管队伍稳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扭转被动局面,2011年以来,区交通局将交管、运管、路政人员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交管站人多、面广,深入基层,熟悉情况等优越,大胆启动交管站,集中进行全区道路运输市场清理整顿和公路治超工作,既稳定了交管队伍,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适合交管站长效发展机制之路。同时不断加强对交管站财务监督管理,狠抓了交管站财务基础建设。重新修订了《孝南区交通管理站财务管理规定》、《孝南区交通管理站人事劳动纪律管理规定》和《孝南区交通管理站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交管站不设账目,财务实行集中核算和报账制度,经费支出实行目标定额管理,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财务制度管理体系。并定期对各交管站“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审计监督检查,查处财务违规行为,严把经费支出关,确保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会计集中收付核算制度的贯彻落实,保障了交管站正常运转,同时又保证了交管队伍的稳定。
三是注重审计成果的运用。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提出的建议是审计工作的成果。为了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正式审计报告下达三个月后,内部审计部门将采用下发审计建议及问题整改落实反馈表,实施后续跟踪审计等形式,对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调查和了解,分析审计意见与建议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操作性不强的建议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每条审计建议都能落到实处,并督促、指导被审计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切实提高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孝南交通经济平稳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局党组十分重视审计结果,将审计结论纳入领导干部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严格考评。
四、 强化宣传与交流,构建和谐内审环境
内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必需常抓不懈。工作中,内审部门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在强化防范风险上下功夫,大力开展审计宣传教育,营造“人人参与管理、处处重视风险”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办公条件,建立网上互动交流平台,搜集国家、地方及行业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工作动态以及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等,与行业内审人员进行实时网络交流,宣传审计政策,安排部署工作,交流工作经验,探讨交通内部控制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方法。二是积极鼓励内审人员撰写审计论文和专项调查报告,定期召开内审工作交流会,以会代训,学习、评比优秀论文及内部工作报告,交流工作心得,讨论内审工作程序。通过以上措施,大力提高了全局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孝南区审计局 饶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