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1 03:36:48
去年以来,平邑县立足本县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镇(街道)部门及村居(社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提供基本依据。该县专门出台了《平邑县镇(街道、开发区)部门及社区(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试行)。明确了审计对象、审计的目的和原则、审计机构和人员职责以及审计的程序、审计结论的整改落实等,为开展镇(街道、开发区)部门及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是成立工作机构,明确职责范围。按照《办法》要求,平邑县政府专题召开了审计所组建会议,在14个镇(街道、开发区)全部设立了审计所,专门负责辖区内镇(街道、开发区)部门及村居(社区)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农村财务审计等工作。审计所对本级政府和县审计局负责并报告工作,实行双重领导,审计业务以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三是选好配强队伍,强化业务培训。各镇(街道)审计所配备4-6人专职审计人员,编制在现有人员中调剂使用,并由人社、编办、审计三部门共同考察确定人选,力争做到精选、选精。目前,全县14个镇(街道、开发区)审计所共配备56名工作人员,具有大专学历的达80%,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达到60%以上。同时,该县审计局围绕审计程序、审计规范、审计案例、审计档案等专题,对审计所人员开展了集中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审计人员的实战能力。
四是规范审计程序,确保工作质量。该县审计局专门制作下发专题模板,从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通知、实施审计、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等,统一操作规范。围绕审计所业务环节的基本要求,先后制定了平邑县镇(街道、开发区)审计所业务管理办法、审计所及各类人员职责等制度。出台审计所业务考核办法,从审计计划、审计质量、统计报表、队伍建设、审计档案、审计宣传等方面全面考核,并把镇(街道、开发区)部门、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
五是强化成果运用,提升审计效能。为让各审计所人员尽快熟悉审计业务,平邑审计局选派优秀审计骨干现场指导,在5个镇(街道、开发区)开展了试点审计,并着力抓好审计成果运用。审计结束后,向村两委反馈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整改要求。同时把审计结果记入干部任职档案,作为管理、监督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审计所定期开展回访调查,了解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全面落实审计决定,并帮助被审计单位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对在审计中查出的问题,视情节轻重,依法依纪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审计工作的严肃性,极大地提升了审计机关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70个村居的经济责任审计,收到明显成效。(刘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