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各地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已经陆续展开,由于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财政资金种类繁多以及政策性强等特点,工作量相对较大。要想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注重加强做好审前调查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针对财政预算审计特点,应制定详细的审前调查方案和审前调查表。方案主要涉及财政预决算情况、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基金收支情况以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调查表格除涉及财政总预算会计政策调查表、预算外资金会计政策调查表、单位会计政策调查表外,还要制定详尽的延伸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单位所属二级预算单位和经济实体表、控制环境调查表、会计系统控制调查表、会计系统内部控制调查表、会计系统内部控制调查问卷以及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情况表等。
二是要把财政部门计算机系统管理及运行情况作为审前调查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力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是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进行审前调查,要详细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内容,如计算机系统、业务操作系统、数据库结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操作准则等。同时还要详细了解预算总会计系统及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运行情况,实地查看了计算机中心,采集了财务及业务电子数据,对数据进行了转换、分析,初步确定了审计重点。
三是要深入了解上一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收入、支出、平衡及管理情况,并结合计算机辅助审计分析对下年度产生的影响。并将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作为审前调查的重要内容,着重了解财政预算执行核算系统及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运行情况、相关操作人员计算机运用能力及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等。在以上调查了解基础上,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功能,运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重点审计预算批复、预算指标分配、追加及核减以及其它预算变化及调整等情况。
总之,只有通过详尽而准确的审前调查,才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财政收支平衡情况和揭示存在问题,才能够为审计实施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也才能够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中服务宏观、绩效与效能并重的作用。 (作者:安徽省泗县审计局 姚剑)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