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在规范国家公共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揭露经济违法违纪事件、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审计机关的实践来看,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就必须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而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只有有效提高审计素养,使审计人员具备了崇高的职业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职业作风、高超的职业技能,才能真正提高审计质量、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一、审计职业素养的内涵 审计职业素养是指审计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审计人员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包含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
㈠审计职业理念。是指审计人员热爱本职、献身审计的职业定向。在行政体系中,审计部门不管钱、不管物,是名副其实的“清水衙门”,而且审计人员常年出差,照顾不了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敬业爱岗,提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自觉地抵制金钱福利的诱惑,对稳定审计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审计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求国家审计人员把审计事业与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百姓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树立为审计事业献身的思想,热爱审计,并为此不断追求、努力奋斗。
㈡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审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修养等所作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
1.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任务时,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审计程序办事,对问题的处理,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不徇私情,不拿原则作交易,不被干扰所影响,不被人际关系所左右,正确行使审计职权,严格审计执法,努力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时,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从严实施审计,力求掌握最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并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认真加以归纳分析,对问题不掩盖、不夸大,如实反映情况,慎重作出审计评价,确保审计质量,尽力规避审计风险,力争使每一个审计结论都能经得起法规和历史的检验。
3.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审计人员只有做到廉洁奉公,才能树立良好形象;只有做到保守秘密,才能赢得被审计单位信任。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自觉遵守各项廉政规定,严守工作纪律,依法行使职责和权力,顶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坚固防线。
㈢审计职业作风。是指审计人员的敬业精神及对待审计工作的态度,主要包括:
1.扎实的工作作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工作作风。一是要严肃认真。在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决定上,要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按审计程序办事;在实施具体审计任务时,要潜下心来,真抓实干,切实把问题查深查细查透,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二是要准确无误。对审计数据要准确统计;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如实反映;对问题的处理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做到合理合法,便于执行。三是要严谨细致。审计工作是一项既细致又繁琐的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差错。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注意磨练自己的细心和耐性,做到不马虎、不厌烦,努力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降低到最低点。四是要实事求是。要敢于说真话,不欺上瞒下,不弄虚作假,做到“诚实、本份、公正、可靠”。
2.积极的进取精神。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顺应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消化新东西、理解新思想、挑战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知难而进,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消除畏难情绪,勇于向困难挑战,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要勇于创新,敢于同陈腐的意识决裂,实现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奋发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改进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适应未来审计的需要,实现审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3.良好的团队意识。审计工作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集体智慧、分工协作去完成,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在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长根据工作进展和情况变化作些人员分工调整是经常遇到的事情,对此,审计人员要不讲条件、愉快服从,要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审计工作专业性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所以,相互之间要注意协调配合,以己之长,避他之短,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共同为团队的整体利益与目标的实现而尽力。
㈣审计职业技能。是指审计人员从事审计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一般技能和专业技能。审计人员的一般技能包括识别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适当技术调查的能力、咨询过程中的团队工作能力、收集与评估证据的能力、有效地提出与辩护意见的能力,以及正确地处理敏感与秘密信息的能力;特殊技能包括应用相关审计准则与指南的能力、调查与抽象逻辑思维及鉴定分析能力、职业怀疑的能力,以及抵挡与解决冲突的能力等。专业技能包括智力能力、技术运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智力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帮助国家审计人员在复杂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以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技术运用能力包括审计技术、统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掌握与运用能力。这些技术的掌控程度直接影响到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整体判断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指国家审计人员在社会交往中,可以达成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能力,它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以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学习能力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借鉴。为了更好地胜任工作,审计人员应该始终保持自觉学习的习惯,以满足高标准审计服务的能力要求。应变能力指国家审计人员在遇见突发事件时,可以保持沉着冷静心态,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能力。
二、审计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关系 ㈠审计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基础
任何一位审计人员,从他选择从事审计职业的第一天起,他就要面对如何不断提高审计职业素养的问题,即使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也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对审计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客观形式和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优良的职业道德是任何一个审计人员职业素养的基础。审计人员是审计活动的主体,代表国家行使审计监督的权力。审计职业对审计人员提出了高于一般社会公众的要求,这种职责在本质上决定了审计职业具有独立性、权威性、规范性、效益性等特点。审计人员只有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不为他人意志所左右,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审计人员只有以优良的职业道德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独立性,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其应有广博的教养和廉洁的品质,这就是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重要保证,是审计权威性的重要保证。
㈡审计职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支撑
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是审计职业素养的重要支撑。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是指审计人员从事审计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修炼的过程,职业能力的提高蕴含在审计执法过程之中。审计人员走上工作岗位,从一个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到一个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是一个不断提深、不断积累的过程。审计人员主要应具备三项职业能力:一是专业能力。这是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审计工作专业性强,不仅要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知识,还要了解国家财政经济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查账能力至关重要,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经济往来关系、账表、凭证中把问题抓住,少走弯路,查深查透。因此,审计人员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实践能力。学习是为了实践,因此,审计人员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运用到审计工作当中去,以敏捷的思和维眼力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以较高的政策法律水平准确无误的定性和处理,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判断能力。是判断问题的角度和高度。审计人员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扩思路,以“跳出审计看审计”的思路,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处理问题。
㈢审计职业素养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充分体现
1.审计职业素养能够推动本职工作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审计人员职业素养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是判断、评价审计人员工作业绩的标准,以此推动广大审计人员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是非感和荣辱感,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同时,调整、理顺与社会各界的和谐关系,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工作环境以及赢得社会的尊重、关心、支持、理解和帮助,保证审计人员认真履行其职责、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
2.审计职业素养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审计人员职业素养是无价的精神财富,时刻激励着广大审计人员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坚持自尊、自重、自律原则,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实现自我完善。第一,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第二,不谋私利、不徇私情,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人,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第三,敬岗爱业,诚实守信,在审计工作岗位上,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严格执法、依法审计,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决同损害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3.审计职业素养是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和主观能动作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习惯,审计人员就能自觉正确地调整个人和职业、审计工作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为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4.审计职业素养可以补充审计法规所缺,完善审计规范体系。审计规范包括审计法规和审计职业道德两类。审计法规能够限定审计人员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却不能说明审计人员应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去工作。审计人员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只能由审计职业道德素养提出。有些不宜纳入审计法规,但又有必要作出规定的事项,可以通过职业道德规范来加以约束。如,申明审计纪律、职业品德、专业胜任能力要求等。审计法规是对审计人员的最低要求,审计职业道德素养则是对审计人员升华了的要求。(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审计局 姚海峰)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