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先辈足迹,缅怀先烈英灵
2011-03-25 10:17:29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党支部“建党九十年,重上井冈山”党员实践活动纪行
为迎接建党90周年,4月20日~21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党支部带领协会工作人员一行19人,赴井冈山革命老区进行考察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4月的井冈山,正是杜鹃花盛开的时节,在这片红色的土壤上,满山遍野盛开着“映山红”。作为红色中国的发源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第一支工农红军。她正以其厚重的革命历史传统和秀美独特的自然景观迎接着全国各地前来追思先辈足迹、缅怀先烈英灵的人们。
当我们乘坐的汽车驶入井冈山,大巴上响起《映山红》,红土孕育的杜鹃花满山如血般怒放,一座座雄奇俊伟的山峰在我们身畔呼啸而去,随着车上飘荡的旋律,“老同志”们不自觉的唱起属于那个火红年代的歌曲,年轻的同志也跟着哼唱起来,大巴车上一时“红歌”不断,不由的把我们的思绪带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热血沸腾而又艰苦卓绝的年代——1927-1932年间,朱毛率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上进行着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工农联合的革命斗争。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前,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先烈的人们,我们排起两列整齐的队伍,手执花圈、高举党旗,缓步迈上纪念堂前的一百零九级台阶,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鞠躬致敬。在“纪念堂”肃穆的吊唁大厅里,四周墙面嵌刻着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15744位烈士的英名,还有那3万多名无名英雄的英魂,我们默默地注视着,在心中轻轻地念诵着,希望先烈英灵有知,能够知道我们后辈的深切追思和无限怀念,正如“纪念堂”前毛主席手书的烫金大字——死难烈士万岁!
在桂花树和井冈翠竹夹道的“井冈碑林”,井冈山革命的历史像一部史诗展现在我们面前,讲解员的讲解星星点点,带领我们朦朦胧胧的走进那个红色的年代,过去好像历历在目、又好似模糊不清,有的还在沉思,有的却已走过,历史无疑是复杂的,但井冈山确是光辉的!
在“黄洋界”纪念碑前,我们整好行装,队列三排,面向毛主席题写的《西江月·井冈山》碑文,齐声高诵“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声震山谷。主席豪迈的诗词感染了朗诵的我们,也感染了在一旁观看的人们,纷纷拍手叫好。我们知道,人们叫好的绝不仅是整齐划一、声音洪亮的朗诵,而是主席诗词讴歌的先辈们豪迈的革命情怀,无畏的献身精神!
在毛主席、朱德总司令旧居前,在朱毛挑粮上山的小道旁,在红四军军医院简陋的病房里,在井冈山上一个个革命先辈们曾经光辉战斗过的地方,大家听着讲解员的介绍,许多故事或许我们早已知道,但这里留存的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先烈们的遗迹、遗物,如此生动、如此真实,仿佛让我们重新步入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两天的行程如此短暂,在回程的大巴车上,支部按计划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一问一答间,让每个人又重新想起那些光辉的历史;当大巴车上重新响起《映山红》优美的旋律时,颠簸的车上,我们重新唱起“若要盼得红军来,满山开篇映山红……”歌声在我们的口中传唱,井冈山精神在我们的心中铭记。
让井冈山精神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协会工作新的局面;让党的辉煌历史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不断推动内部审计事业新的发展。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党支部
2011年4月25日
参加实践活动人员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合影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前敬献花圈
“黄洋界”纪念碑前齐声高诵《西江月·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