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 > 详情

为完善审计问责机制叫好

2010-01-27 03:13:52


  据报道,近年来,审计署十分重视自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开始不断完善问责机制,包括严格巡查下属单位违纪违规问题,对问题单位进行班子集体诫勉谈话。
  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卫士,因而卫士本身的健康问题十分令人关注。如果自己没有较强的免疫力,也就很难为社会机构构建健康的肌体。这几年,审计机关广为公众瞩目,人们在高度评价审计工作的同时,也在瞪圆眼睛寻找审计自身的问题。在这一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态度要鲜明。坚持原则不护短,审计署为各级审计机关带了一个好头。2008年,某基层单位违规建职工住房问题通过媒体曝光后,审计署不“护犊子”,严查有关责任人,并将房屋一律清退。如果没有这种自剜伤疤的勇气,就是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长期下去队伍要出大问题。
  ——制度要配套。仅仅满足于查处已经发生的问题显然是不够的。审计署对问题的整改,着眼于超前防范,举一反三。2008年底,审计署适时修订出台了新的《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八项规定》。为进一步从制度上防范问题出现,又制定了《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审计人员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即将出台的还有《违反审计法律法规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审计署贯彻落实问责规定的具体意见》,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有很多是根据近期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来的,既具创新意义,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纠正和查处违反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增强制度执行责任意识,保障法规规章制度执行有力的重要措施,是制度反腐在审计机关的具体落实。各地各级审计机关应认真贯彻落实,按照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的要求,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审计机关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执行要到位。根据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的要求,审计署开始探索通过审计公开来监督制度执行,以此作为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各级审计机关指明了方向。审计署自身执行的亮点均在于公开,一是今年明确提出要将金融机构审计结果、企业审计结果全部公告,这一个“全部”打消了不少审计机关领导和审计人员的顾虑,也将彻底打破某些被审计单位的侥幸心理,制度执行到位,人为操作的空间就会消失;二是“每两年组织一次对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特派办的财务检查,检查结果全部公开”,使特派办不再是“山高皇帝远”,只顾查人从不被人查的“真空地带”;三是正在研究的“将署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特派办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全署范围内公开”,同样具有前所未有的威慑力。公开就是力量,也是最有效的执行手段。
  审计署主动引入各项问责机制,向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审计机关和人员不是没有问题,就怕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不是没有抓队伍建设,而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配套措施仍未跟上;不是现行决策不正确,而是执行尚不到位、效果仍不理想。(作者:曾亚波 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微信公众号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微信公众号

顶部
全国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工作专题
CIA考试报名
CIA年检
CIA在线学习系统
购买网络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