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最近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细细品味这篇文章后,我觉得我们年轻审计干部应戒“三气”修“三气”,在“实”、“高”、“新”、“严”、“细”上狠下功夫,争做一名优秀的年轻审计干部,为审计队伍添活力,为审计事业添动力。
一方面,我们年轻审计干部应戒“三气”。一是应尽快成熟起来,褪掉“稚嫩之气”。作为我们年轻审计干部,有的刚走出校园,有的也涉足审计工作不久,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股稚嫩之气,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为人处事方面都较为不成熟,影响工作的开展。怎么办呢,家义审计长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即是要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提高执行能力。在学习方面,我们应向《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等报刊杂志学,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在审计项目中边干边学。在实践方面,我们应积极参加审计项目,在项目中要勤动手、多动脑,遇到不懂的多向领导和同事请教,项目做完后多总结。在执行力方面,要多用心,工作中准确快速的领悟领导的意图,又好又快的完成领导交办的事情。二是要脚踏实地,力戒“浮躁之气”。在审计机关作风建设中,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人员应当在“实”字上下功夫,要坚持求真务实,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作为我们年轻审计干部,往往会好高骛远,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急于想出成果,急于表现自己,只愿做“大”事不愿做“小”事,只愿做“面”上的事不愿做一些基础工作;一种是只求完成任务,身心没有沉下去,工作中粗枝大叶,挑肥拣瘦。其实,有两句话对我们年轻审计干部应该有启发意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因此,我们需要丢掉身上的浮躁之气,在“实”和“细”字上下功夫,脚踏实地,严谨细致,做好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三是要洁身自好,不沾 “歪风邪气”。在审计机关作风建设中,家义审计长还提出要坚持“严”字当头,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明纪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提高审计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错综复杂的利益、纷繁芜杂的思想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特别是我们年轻审计干部,对事物的识别能力以及对自己的保护能力都还很欠缺。为此,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廉政视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把审计纪律作为审计工作的高压线,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沾社会“歪风邪气”,树立年轻审计干部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我们年轻审计干部应修“三气”。一是要修得有志气。陆九渊在《语录下》写道:“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对于我们年轻审计干部来说,有了志气,才能有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才能志存高远,信念不移。相反,就会像刘安在《淮南子•主术训》中讲到的那样:“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我们年轻审计干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家义审计长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做一名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标,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高”字上下功夫,坚持工作标准要高,起点要高,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二是要修得有朝气。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一个干部、一个共产党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革命的热情,要有朝气、有干劲。”对于我们年轻审计干部来讲,在新的历史时期,就更需要有一股朝气。有了朝气,人才有一种精气神,才能百分百的投入工作,才能为审计机关增添活力,才能树立审计机关良好的形象。三是要修得有勇气。在审计机关作风建设中,家义审计长还提出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要坚持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工作,推动审计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巩固中提高。对于我们年轻审计干部,有激情有活力,思维也活跃,应当成为审计机关工作创新的主体。但是,大多数年轻人会带着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工作中不敢创新,止步不前。其实,我们年轻审计干部在工作中不应缩手缩尾,患得患失,而是要敢于担当,勤于思考,积极创新,为推动审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张华荣 审计署成都特派办)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