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8 02:37:20
有人说,人的一生,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概括,“做人”和“做事”。态度是决定做人和做事成败的关键,在我看来,正确的态度就是,做人有责任感,做事有责任心。 做人有责任感,就是要做一个真诚的人,对自己负责。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被记者问到他在什么地方学到的东西最重要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在幼儿园”。幼儿园教会我们什么?无非就是诚实、善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等,虽然简单,但这却是做人的基础。没有这些品质,一个人就算赚再多的钱、当再大的官、读再多的书,都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人。原北大校长梅贻琦曾经告诫他的学生:在浮躁喧嚣的现实面前,要永葆一颗“赤子之心”,一味地适应只能导致精神的愚昧和心灵的麻木。当皇帝一丝不挂地走在大街上时,只有小孩才敢说出真相,大多数人都保持沉默甚至认为他真的穿着华美的新衣,大概就是在利益的驱使和利害的左右之下,连对自己负责都做不到了。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常常独自看电影《阿甘正传》,每次看都能学到新的东西,为什么一个智商很低的“傻子”都能成功,而我们却碌碌无为?是因为阿甘很简单,而我们太复杂、智商太高了。 做人有责任感,就是要做一个体贴的人,对家庭负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我们除了是一名审计人员,还扮演着子女、丈夫或者妻子、父母的角色,在常年的出差、劳碌、奔波之余,抽出点时间问候父母,陪伴家人其实并不难做到,常把忙于工作、愧对家人挂在嘴边上的人,其实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我在湖南大学读书的时候,经常早上跑到旁边的岳麓书院去读英语,墙上刻着书院的学规,其他的都不记得了,但对第一条“时常省问父母”却一直记忆犹新,实际上,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把“以孝治天下”作为治国纲领,然后才是把家庭伦理扩展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顾家的人没出息绝对是一个假命题。 做人有责任感,就是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对社会负责。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是生活在鲁滨逊的孤岛上,老师教我们掌握知识、明辨是非;朋友、同学和我们分享快乐伤悲,帮我们渡过难关;领导、同事给我们关怀指导,指明方向;竞争对手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成长和进步;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曾经帮助过我们或者由于他们的行为使我们从中受惠,难道我们不应该常怀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吗?有了感恩之心,才会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才会有反哺跪乳、结草衔环,才会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别人处于危难、社会需要付出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有回报。 做人有责任感,就是要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对国家负责。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对国家负责,要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道德,有规范意识;也要崇尚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有公民意识;更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感,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要有“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担当精神。 做事有责任心,就是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并把最终奋斗目标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具体的工作内容统一起来。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 做事有责任心,就是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公务员,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但是党的宗旨,而且也写入了公务员法第十二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遗憾的是,官僚作风和特权意识在现实中并不鲜见,最近网上时不时有因征地拆迁导致上访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报道,可能就是因为有少数干部早就把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抛到了九霄云外。如果每个公务员都能设想来办事的群众是自己的亲人,或者干脆来个换位思考,设想自己是来反映情况的群众,却处处遭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还有什么危机是解决不了的吗?没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没有全心全意;没有全心全意,就没有千方百计;没有千方百计,焉能在工作中尽到责任?所以,不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就是违法,就根本不配做一名公务员。 做事有责任心,就是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审计干部,勤勉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社会分工导致各种职业的分化,医生救死扶伤,老师教书育人,警察除暴安良,而审计的天职就是监督权力,保障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是“免疫系统”。所以,身为一个小科员的审计干部,每天都在思考总理考虑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如此,我们对待工作不能只是着眼宏观,大而化之,陷入“小事不屑于做,大事又做不来”的境地。审计人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工作,客观公正,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从看似不起眼的点滴小事做起,把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当作是总理关注的事尽心尽力地做好。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经常出差、加班加点,面临许多的矛盾和困难,但选择审计就是选择了奉献,切不可在分内分外、付出回报、成败功过上斤斤计较,这一点对于年轻审计干部是尤为重要的。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春无限美好,青春又何其短暂!当青春渐行渐远,回首过往,当我们还是青涩学子,在校园里孜孜矻矻的时候,曾经立定的志向、许下的诺言、拥有的梦想是否也都一一和我们渐行渐远?流年似水,我们是否会有虚度光阴的感觉?我常常问自己,你是否逐渐变得麻木不仁、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义愤填膺?你是否在工作中学会了三缄其口、与领导相处重拾“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你是否已经连续数月都不再读书、不再思考、不再写作?你是否已经慢慢淡忘了父亲日渐苍老的背影、淡忘了大学毕业时火车站台上的送别场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或者是部分肯定的,那么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虚度了光阴并且正在继续虚度光阴,究其原因,恐怕就出在“责任”二字。 “这个世界会好吗”?晚年的梁漱溟先生充满了对人类未来的终极关切。对于老先生的忧虑,我总是乐观地认为,当代中国正处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经济社会转型期,正走在从贫穷落后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我们有幸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强盛的祖国,只要每个人特别是每个青年都清楚自己的责任、不忘自己的责任、承担自己的责任、坚守自己的责任,这个世界一定会好的。(作者:周杰峰 审计署广州特派办) |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