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4 23:24:54
投资审计工作作为国家审计机关法定的审计职能之一,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审计机关高度重视和推动下,通过广大投资审计人员的的努力,在规范建设程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建设质量,维护建设各方合法利益,制止和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国范围内影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国家投资审计的作用和地位也得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夯实。部分县市将投审计工作作为审计机关工作的“三驾马车”之一,整合审计资源,强力推进。可以说投资审计工作迎来了难得的有利发展时机,加快发展,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已成为众多审计同仁的共识。本文就县级投资审计工作现状与对策谈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供同仁参考。
一、县级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工作现状
据统计我国县级国家审计机关由于受编制、机构限制,部分审计机关还没有成立正式的国家投资审计机构;各地投资审计工作发展不够平衡,部分县市审计机关起步早,地方领导重视程度高,投资审计发展较快,投资审计影响力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也得到了很好改善,无论是政府投资审计外部环境、投资审计工作制度建设、工作规范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多数县级审计机关由于受专业人才、软硬件基础、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条件制约,长期以来投资审计工作基本停留在以工程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层面上,主要开展了建设项目程序执行情况、基建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情况,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基本没有开展,或者是起步晚,各项基础性工作还在完善、规范发展之中,投资审计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内需财政、经济、货币、税收政策的实施,投资拉动内需效应的进一步显现,项目、资金管理越来越严,在各级审计机关及广大投资审计人员艰苦细致的努力下,政府投资审计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投资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部分县市政府结合投资审计工作现状分别采取批机构、出规章、拨经费、充实队伍等措施,有利的推动了投资审计工作开展,可以说目前已到了政府投资审计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投资审计工作发展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及投资审计人员的共识。
二、加快发展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内外部条件剖析
一是有需求市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质量情况,执行国家政策等等各方面的情况政府需要审计机关及时介入反馈相关信息,督促落实相关制度;其二是建设单位需求。由于建设项目专业性强,建设单位又缺少专业工程管理人员,在建设项目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建设程序实施,工程质量督导,工程价款结算等环节需要审计机关参与;其三是社会公众需求,由于建筑市场制度、体制、机制上还不十分完善,建筑领域暴露出许多问题,建设项目投资额大等因素,公众需要政府审计机关及时跟进,披露项目建设相关信息。通过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的投资审计可以使政府投资项目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通过审计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通过审计加强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制度建设,保证了工程质量。通过审计贯彻落实了相关的各项政策,维护了建设领域的经济秩序。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和及时制止腐败问题和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达到保护干部的目的。由于审计机关独特的作用,政府、社会强烈需要审计机关在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开展投资审计是审计机关法定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 审计法第二十二条所称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包括:
(一)全部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等财政资金的;
(二)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者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在50%以下,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
审计机关对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的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单项工程结算、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对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时,可以对直接有关的设计、施工、供货等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
当前我国进在进行法制政府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已形成社会共识,法律赋予审计机关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权,既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的权力又是审计机关的义务,审计机关不作为就违法,将面临责任追究。
三是形式所迫,不进则退
在各级审计机关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各级审计机关投资审计工作都得到快速发展,在社会影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不抓住机遇可能会失去已形成的良好审计环境。
三、县级投资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外部环境还不够优化。投资审计作为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能,但许多单位对工程预决算审计工作还不够理解、认识不到位、不配合或配合不到位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建设单位认为上级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有强制验收标准和措施,已组织并通过了上级部门验收,不需要再审计了,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的工程预结算审计与财务无关,只是工程上的事,有的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对审计过程中询问事项不理解,存在抵触情绪,施工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认为自己是私营企业,审计机关无权查看或了解单位财务收支活动,以种种理由推诿,核对过程中以各种理由对审计结果进行辩解和歪曲等。
二是专业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缺乏,制约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县级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普遍面临工作任务繁重与专业投资审计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部分县市从事投资审计工作的人员很大一部分是原从事财务审计工作的同志,经过自学、摸索、培训等方式积累的投资审计知识,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环节、内容、定额等基础知识只有浅显的理解,工程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投资审计工作任务存在很大矛盾。
三是政府投资审计工作难度、风险不断加大。投资审计工作专业性、涉及面广、利益主体多元,潜在着法律风险、责任风险、质量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不当,可能对审计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审计工作深入开展,由于目前没有具体的投资审计操作指南,各地操作方法不够统一,县级投资审计工作在制度建设、规范化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完善的地方。
四是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各县市为考核审计工作,都制订了具体的审计工作项目年度考核指标,部分县级审计机关不同程度存在将审计收缴是一个重要指标纳入考核。就投资审计而言,无论是概预算审计、工程结算审计、还是跟踪及工程决算审计,主要以纠正、规范的项目管理,节约国家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为主,可以说投资审计政治效应、社会效应大于经济效益,审计收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若以审计收缴考核投资审计工作可能会出现审计人员付出的工作量与年度个人收益不对称,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从而间接影响投资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四、深化投资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外部审计环境。投资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单位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各地在宣传投资审计工作、投资审计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能放松此项工作,应形成一个共识,结合不同日期、不同特点、不同对象中继续深入宣传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与建设、施工、设计等单位的沟通,增进理解,消除误解,为投资审计工作创造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奠定基础。
二、投资审计需全员行动,共同推动。
目前投资审计外部环境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和影响。部分单位配合的主动性不强,落实审计要求不到位,对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理解不深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需要审计机关强力推进,督促。此项工作单靠投资审计人员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各级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共同参与,为推动投资审计工作纵深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投资审计规范化发展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在政府投资工作方式、方法及制度建设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县级审计机关应深化资源共享,加强交流和沟通,互相借鉴有益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共同推动政府投资审计朝着健康、有序、和规范化发展等方面而努力。
三、投资审计工作应采取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当前国家投资项目越来越多,投资审计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需求越越来多,要求越来越高,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投资审计人员适应形式发展需要,是各级领导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笔者认为刘家义审计长2009年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各级审计机关投资审计工作提供十分及时、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刘审计长讲 “加强审计管理,关键是要处理好审计任务、审计力量和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如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逐年增加,政府和公众对这些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地方不仅要求审计机关全过程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而且要求对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对此,各级审计机关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的原则,把跟踪审计做得更有实效。所谓突出重点,就是要抓住重点项目、重要环节、关键时点和重点内容,在审计事项发生的过程中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跟踪,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所谓量力而行,就是要结合审计机关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把握好跟踪审计的尺度和分寸,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包打天下;所谓明确责任,就是要保持审计的独立监督地位,在法定职权内开展工作,不参与决策和管理,到位而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所谓防范风险,就是要逐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严格约束外聘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执业行为,既要防范因审计与被审计双方责任不清引发的责任风险,也要防范审计质量风险和廉政风险。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和总结,积极稳妥地推动跟踪审计工作健康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及从事投资审计工作的同志应认真组织学习、领会、吸收刘审计长的讲话,推动投资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四、从事投资审计工作的同志应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增强执业技能,为深化投资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政府投资审计专业性强、责任大、风险高,需要从事投资审计工作的同志增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要干中学、学中干,强化学习再学习,加强对建筑工程基本知识、工程施工工序、内容、材料和定额信息等知识的学习,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摸索建设项目审计方法,积累经验,为深入开展投资审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要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不断增强风险意识,自觉防患抵止风险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
五、应进一步加大培训,充实投资审计队伍,加大软硬件投入。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工程预决算审计涉及建设项目工程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两大内容,需在有工程造价和财务会计两大专业审计人员共同完成,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行业无论是理论还是政策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一个审计人员若既从事财务审计又从事工程造价审计,难以实现对某行业的深入研究、学习和理解,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审计成效。县级审计机关一方在应进一步加大现有人员培训和硬件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充实引进专业审计人员,为提高审计效能,促进投资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