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1 21:04:58
刚参加工作半年的我,记得被通知要接手审计统计工作时,脑袋里除了好奇,更多呈现出的是自己既枯燥又繁琐地对着电脑输数字的场景。但通过培训、请教、摸索,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却有了一个质的改变。不断更新的审计统计软件对于规范审计统计、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整合分析能力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审计统计工作不仅仅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审计质量“生命线”要求的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全面的体现,对完整反映审计工作成果、促进加强审计管理、服务领导宏观决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初期审计统计工作过程中,感触最深的一是统计口径把握不准。尽管统计软件里会对相关指标进行解释说明,对边界清晰的问题能够很好的识别,但对某些问题软件台账的界定与审计文书相比就不够明确,模棱两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二是对耐力和细心程度的考验。审计统计工作一般由兼职统计员完成,要求统计员要吃透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等审计文书,这就让没有参与这些被统计项目审计的我压力好大,尤其是对报表中“其他”问题的鉴定和把握,但是再难也坚决不能把定性清楚的问题放在“其他”里应付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把审计统计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呢? 一是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从事这项工作,就应该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任务有深刻的了解。审计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审计工作发展情况和工作成果进行统计调查,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为加强审计工作管理和促进宏观调控服务。这说明做好审计统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所以,尽管是临时安排的任务,尽管是对上一年度审计项目统计的自查工作,也应当毫不犹豫地服从领导的安排,勇挑重担,合理安排好时间,努力将任务完成好,不能避重就轻,拈轻怕重,疲于应付。 二是认真仔细,把握口径。每个台账里的每一个指标都有一个对应的逻辑关系,尽管软件系统里有“台账校对”的自动功能,但也要全面把握每个指标的逻辑钩稽关系。拿不准确的要及时请教,不能靠估计填报,更不能凭想象填报。在填报统计台账时,对统计指标和查出的问题要相对应,正确地将审计业务文书中所反映的问题准确地填入审计情况台账相应的指标行中,保证审计统计的准确性。要全面地掌握整理相关的统计资料,尤其要认真研读涉及到已缴财政、已归还原渠道资金、已调帐处理、已采纳审计建议等后期审计整改的落实情况,保证审计统计的完整性。 三是严格审核,详细填列。认真执行审计统计工作制度,严格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为了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除了运行系统自带的校对功能之外,还应对台账、报表数据的对应关系、逻辑关系以及小计、合计等方面加强人工审核,消除差错隐患。按照规定及时填制和上报统计报表,不在时间上拖后腿。同时,详细填列不仅能够帮助统计人员梳理信息思路,便于日后的核对和检查,也有助于软件开发人员通过备注信息的汇总分析不断完善软件的台账明细,以促进审计统计工作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四是创新思路,善于分析。做好审计统计工作当然不仅仅是填些数字这么简单,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出具有价值的分析报告,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谋。作为审计统计人员,要善于搜集审计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根据统计数据,结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统计资料和审计案例,采用归纳、对比和图形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例如通过对本处室不同年度的统计报表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发现本处室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发展态势,或采用专题分析法,通过对政府财政收支中管理不规范金额的分析,弄清其原因和变化态势,分析资金管理中的漏洞和潜在的风险,提出化解风险的办法和措施,为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和建设性意见。(范晓路) |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