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7 03:41:16
近几年来,江苏省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两办规定,大力开展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同时,积极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覆盖面,将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延伸到部门、单位的内部,在开拓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面推出了新的举措,探索了新的做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注重制度建设。在充分调研、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2年12月,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审计厅、省国资委等六部委联合颁发了《江苏省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中央两办规定出台后,第一个省级层面出台的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全省各地、各部门单位以贯彻落实《办法》为契机,及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司法厅、省文化厅、省工商局、省监狱管理局、省总工会等单位都进行了专题学习和培训,有的还出台了具有本部门、本系统特色的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南京、无锡、常州等市及时转发《办法》,提出贯彻具体要求。苏州、南通市制定出台了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及其操作指南,对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内容、审计报告、审计评价、审计结果运用和审计整改等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推动了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近几年来,特别是《办法》出台后,各地、各部门单位都高度重视,把部门和单位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摆上议事日程,组织认真学习,抓好工作落实,很多单位根据《办法》的要求,建立了由单位主要领导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内部审计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健全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对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服务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单位发展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作用。省国信、省苏豪集团、省农科院、南师大等单位成立联席会议领导机制,主要领导直接主管。江苏银行、华泰证券、徐矿集团、省农信社等单位,加强内管干部任中审计,对关键岗位实施监督。苏州市本级到目前为止已有28个部门和10家国有企业建立了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机构。省审计厅顾树生厅长专门到省公安厅和苏州市调研指导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重视、组织有力,为各部门单位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工作审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创新方式方法。在突出工作重点上下功夫,把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等结合起来,加强对经济决策、重要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审计的效果更加凸显。在整合审计资源上下功夫,针对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不少单位调集审计和财务、监察等方面人员组成审计小组,既解决了审计任务繁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又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能。昆山市积极探索审计组织方式,在17个市级重点部门设立监察审计室,整合资源,加强力量,强化审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注重实际成效上下功夫,各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内管干部工作业绩和实施奖惩、任免或者聘用的重要依据,一些单位还积极尝试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问责评议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审计结果运用的有效性。省公安厅在全省大力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问责工作,这种方式提高了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公开化、民主化程度,有效维护了广大民警对审计结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已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问责项目142个。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全省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13年底,省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在苏州召开了全省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座谈会,省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省审计厅厅长顾树生到会并讲话,对今后进一步全面推进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加深思想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切实增强做好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由单位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包括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内部审计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或者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内审队伍建设,调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内审队伍;大力支持内审人员工作,为内审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积极营造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良好氛围。着力推进审计覆盖范围。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逐步实现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加大任中审计的比重,逐步建立以任中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对资金(资产、资源)量大的重点单位,以及掌握重要经济决策权、执行权和管理权等关键岗位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任期内要至少审计一次。着力深化审计内容。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内管干部的审计,关注政策执行、经济决策、事业发展、财政财务收支、内部管理和廉洁从政,揭露和查处违法违纪问题。着力提升审计效能。加强审计过程管理,善用全面审计、重点抽审、离任经济事项交接等方式,加强对审计对象的科学管理,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着力抓好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积极探索开展审计结果问责评议工作。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应当在管理权限范围内作出相应处理,要督促整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涉嫌违法、违纪的问题,应当移送相关部门处理。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建议,促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加强督促指导。全省各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或者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发展。各级审计机关要积极做好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或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各项具体工作,强化分类指导,完善制度规范,开展培训宣传,加强督查问责,推广先进经验。各级审计机关主要领导要主动听取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汇报,经常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条件。
(徐建清、陈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