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3 21:17:42
2012年,在省总领导和各市州、产业(系统)、直属基层工会的重视支持下,省总经审会坚持“履职尽责、服务大局,找准定位、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抓好落实”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审查审计质量和实效,进一步加强经审组织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经审工作各项制度,切实强化县区工会经审工作,全省工会经审工作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工会工作全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省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中,省总工会经审会再次荣获“特等奖”,名列第二名。
一是审查审计监督质量进一步提高。按照《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和《甘肃省总工会关于切实加强全省工会经审工作的决定》的规定,省总工会经审会与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始终把实施审计作为经审组织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措施,不断拓展审计领域、扩大审计范围,采取自审、联审、延伸和回访等多种形式,实施了大量审计项目。据统计,全省县以上工会经审组织实施各类审计732项,其中:预算执行情况审计132项,财务收支审计49项,经费收支和专项资金审计503项,经费计拨审计13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6项,基本建设审计7项,其他审计2项。省总工会经审会全年完成各类审计业务39项,其中:延伸审计16项。在开展审计的同时,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表彰活动。各市州上报省总优秀审计项目数量和质量较上一年度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20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审计项目给予了表彰。
二是审查审计监督效能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全年县以上各级工会审查审计发现问题552条,提出意见建议747条,其中:预算执行情况方面51条,财务收支方面58条,经费计拨方面44条,经费收支和专项资金管理方面461条,其他方面133条。已整改落实597条。查处漏欠缴经费75.11万元,追缴、补解入库31.2万元。其中省总工会经审办审计发现问题85条,提出意见建议81条,目前已整改落实69条。为增强审计实效,省总工会在与各市州、产业(系统)工会签订的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中,继续把审计意见整改落实工作纳入其中。对发现的问题,省总经审办按照有关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回访审计和抽样、督查;提请省总批转了《2011年度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报告》,发出督查通知,对被审计单位贯彻落实全省工会经审工作会议精神和整改审计意见的情况进行了督查。督查发现,大多数被审计单位及时认真地整改落实审计提出的意见建议,使经审工作在规范工会经费收缴、管理、使用,保障工会工作正常开展、促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监督保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经审组织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省总经审会督促各市州总工会和省级产业(系统)工会,坚持“三同时”原则,健全经审组织,配备经审干部,充实经审工作力量。提请省总主席办公会研究,坚持在考察批复市州和产业工会班子时,同步考虑和落实经审干部配备相关要求。目前,兰州、金昌、酒泉、嘉峪关、白银和平凉等6个市总工会配备了专职经审会主任,兰州、天水、酒泉、白银、平凉和临夏等6个市州总工会单独设立了经审会办公室,配备了专兼职经审干部。全省已有 11个县区配备了专职经审会主任。坚持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经审干部业务能力,省总经审办举办了全省工会经审主任和新任经审办主任、经审干部培训班,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创新,采取理论实务结合,学习借鉴经验,引入案例剖析,深入扎实研讨等措施,增强了培训效果。
四是经审制度和业务建设进一步强化。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制定下发了《甘肃省总工会实施<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办法》;依据新修订的《全省各市州总工会、省级产业(系统)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制定下发了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办法》;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对全省各市州、省级产业(系统)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和表彰奖励;针对省级产业(系统)工会存在的领导重视支持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经审工作开展不力、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专门召开了省级产业(系统)工会经审工作座谈会,对产业(系统)工会经审工作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初步提出了推进省级产业(系统)工会经审工作的指导意见。
五是县(区)工会经审工作推进有了良好开端。为促进县级工会经审工作发展,制定下发了《甘肃省总工会关于切实加强县级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从组织、人员、经费等方面为经审工作开展创造条件,有的地方已经取得了突破。其中,平凉市所属7个县(区)、白银市所属平川区总工会已经按同级副职配备了专职经审会主任。目前,全省已有天水、酒泉、白银、定西、嘉峪关等9个市总工会制定了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及考核办法,各市州对57个县(区)工会实施了审计。(甘肃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李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