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成效显著
2013-04-03 08:29:59
企业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企业建立内审组织是审计主动服务企业的主要抓手。截至去年,海宁市私营企业10164家,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859家,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市家属企业居多,随着民营企业资本和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企业内部管理日趋复杂,控制链不断延伸,“家属式”管理方式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今年以来,海宁市审计局和内审协会把加强对民企内审工作的管理、协调和业务指导作为审计部门“三民”走访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经常性组织开展内审交流活动、开展各类审计培训的同时,局领导和协会领导多次前往海利得、卡森集团、宏达经编、宏洋集团、兄弟科技等多家民营企业就民企内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表明,民营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控制了企业风险,优化了资源配置,改善了企业经营环境,企业内审组织在公司的地位也有明显提高,推进民营企业内审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架构和内审工作流程进一步健全。建立完善企业内审部,遵循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报送董事会或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年度内审工作。项目实施结束,内审部向董事会或负责人汇报,征求相关领导和部门意见,及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在目标、计划、总结的良性循环及有效控制下,不断地提升内审工作水平。
二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思路和内部审计范围进一步拓宽。内审部在董事会或负责人领导下,拓宽内审思路和内审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财务审计,大规模开展经营管理审计、专项审计。在经营管理审计方面,针对公司本级和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等风险薄弱点,及时发现了销售和成本管理、应收账款、费用发票报销审核等方面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问题。在专项审计方面,针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固定资产,及时发现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物资采购人员未执行采购流程制度中饱私囊的违法违规行为、部分固定资产未及时检测和转移或报废未办理相关手续等问题。同时根据决策层的要求,对相关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通过拓宽内审思路,提高内审覆盖面,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三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成效进一步提升。内审部通过出具内部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建议和改善措施,由董事会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内审发现的情况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进行通报,被审计部门和相关人员针对审计提出的意见建议,制定具体的改善措施计划,抓紧进行整改落实,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效益。
(海宁市审计局 嘉兴市内审协会)